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曹操为什么想许攸死(曹操为什么非得处死许攸和荀彧的人)

曹操为何必须处死许攸和荀彧

一、网友提问

曹操为什么非得处死许攸和荀彧?

二、优质回答

许攸和荀彧,两者都为曹操立下过汗马功劳,但最终却都因挡住了曹操的上升之路,被曹操处死。

1. 许攸:

许攸与曹操早年相识,可说是老朋友。但两人的选择不同,许攸选择了依附袁绍,而曹操则选择独立发展。在官渡之战前,许攸曾为袁绍出谋划策,意图击败曹操。但在袁绍手下,因家人犯法被捕而心生恐惧,见袁绍持重不肯冒险,遂投降曹操。

许攸的投降为曹操带来了决定性的情报,成功烧了乌巢粮仓,使官渡之战以曹操大胜告终。许攸虽立下大功,却恃功自骄。他在场合不分、人物不论之处,多次直呼曹操的小名“阿瞒”,甚至当众说:“某甲,卿不得我,不得冀州也。”这种行为不仅惹怒了众人,更使曹操心生嫌隙。最终因自我膨胀和轻视曹操权威而被杀。

实际上,曹操虽然接纳并重用许攸,但随着权力上升和野心增大,他需要树立权威。许攸的狂言轻视无疑挡了曹操的路,所以被杀。

2. 荀彧:

荀彧作为曹操手下头号谋臣,立下无数大功。在官渡之战中,荀彧劝阻了因军粮短缺而想撤军的曹操,成功说服其坚持对抗袁绍。荀彧最初跟随袁绍,但发现其无心匡扶汉室而选择转投曹操。他看重的是曹操的匡扶汉室之心。但随着曹操权力增大和野心膨胀,已从匡扶汉室转变为篡汉自立。荀彧始终坚守初心,与曹操之间的矛盾最终彻底爆发。他挡住了曹操的篡位之路,因此被杀。

许攸和荀彧都是因挡了曹操的上升之路而被处死。随着曹操权力的增大和野心的膨胀,他需要树立绝对的权威。而许攸的恃功自骄和荀彧的坚守初心,无疑都触碰了曹操的底线。在权力的角逐中,挡路者必死无疑。建安十七年,曹操有意晋升国公、加封九锡,荀彧却持反对意见。他认为曹操本是以义兵匡扶汉室,应保持忠诚和谦逊的品质,以德行爱人,不应进爵国公、加封九锡。

曹操得知荀彧的反对态度后,开始冷落他。关于荀彧之死,历史记载众说纷纭,但其死确实与曹操有关。《魏氏春秋》记载,曹操送给荀彧食物,打开后却是空器,荀彧于是饮药而亡。

荀彧为曹操立下大功,但随着曹操权势的增长,他想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权威和地位。荀彧的阻拦无异于挡住了曹操的晋升之路。在曹操看来,荀彧的阻拦已经触碰了他的底线。权力小的时候可以容忍,但如今大权在握的曹操已经不能容忍任何阻挡他的人了。敢拦路者,必死无疑!

反观许攸和荀彧二人,他们都有大功于曹操,也都因阻挡了曹操的道路而遭到处死。许攸因直呼曹操小名、阻拦了曹操提升权威之路而被诛杀;荀彧因反对曹操加九锡、阻拦提升地位之路而遭到处死。两人可谓是殊途同归。在彻底击败袁绍后,随着野心的膨胀,曹操对任何敢于阻挡他的人都不会放过。事实上,成霸业者,必有此决心。这一点无论放在谁身上都是一样的。

对于许攸的死,确实有其独特性。许攸背景深厚,年轻时便与曹操和袁绍交好。尽管他跟随袁绍成为谋士并曾提出关键建议,但在袁绍统一河北后形势发生变化,他的建议无法实施。官渡之战期间,许攸的家人犯法被审配逮捕入狱,这让他不得不投降曹操并发挥了扭转战局的关键作用。然而战后许攸开始飘飘然,多次在公共场合直呼曹操小名阿瞒并炫耀自己的功劳。这种行为既得罪了领导也惹怒了同事。最终许攸因狂妄无礼而招来杀身之祸。如果他适可而止并继续为曹操出谋划策,或许能得到善终。但他过于炫耀自己的地位并得罪领导同事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与此相比荀彧则不同他谨慎稳重不会犯低级错误。荀彧出身于汉末世家大族拥有极高的社会知名度与广泛的人际关系网。他一开始选择去冀州避难但发现袁绍并非明主后转而投奔曹操并为其出谋划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随着外部威胁的减弱内部矛盾的激化以及曹操野心的膨胀两人之间的理念开始产生分歧最终导致荀彧的悲剧结局。可以说荀彧之死是政治理念不合的结果而非单纯因为曹操的个人野心。他或许心怀壮志,拥有非凡的野心和抱负,展现出了无人能及的能力。对于荀彧,他的洞察和理解无疑更为深刻。他知道荀彧的忠诚和坚持,也明白这位文官只是在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理念束缚自己,试图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忠于汉室、心怀天下的英雄形象。曹操的野心和权力欲望,早已超越了这些理念束缚。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理念冲突愈发激烈。荀彧试图用忠诚和理念去影响曹操,而曹操则试图用他的权力和影响力去改变荀彧。最终,这场权力与理念的较量导致了他们的分道扬镳。曹操开始逐渐边缘化荀彧,甚至用空食盒事件来暗示他的立场和态度。荀彧明白自己已经无法阻止曹操的脚步,选择了以死明志,以此来表达自己作为士人领袖的决心和立场。

关于许攸的死,他被描述为因恃旧不矩而被曹操记恨而杀。历史上的真相可能并非如此。许攸曾是曹操的发小和知己,他的才智和能力毋庸置疑。他曾在袁绍阵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投奔曹操后,他的狂妄和揭曹操的短引起了众怒,最终导致了他的被杀。

相较之下,荀彧之死则更多地源于政治理念和权力的冲突。尽管他和曹操在汉室问题上的立场有所分歧,但曹操从未想过要杀害荀彧。荀彧是曹操的最大功臣,他的战略规划和推荐人才都为曹操的统一大业起到了关键作用。尽管他们之间的政治理念有所冲突,但曹操对荀彧的尊重和依赖从未改变。荀彧的死,更多地是因为他在政治上的理想和追求在曹操那里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他选择以自杀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和决心。

许攸和荀彧的命运都与曹操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们的死,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历史的公案。他们的命运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复杂和矛盾,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他们的故事,将永远被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

去除狐臭方法大全

狐臭怎么解决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