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专用”商品泛滥,监管部门需积极介入
随着消费市场的日益繁荣,针对儿童的“专用”商品层出不穷,但其中的真实性和质量却让人堪忧。从酱油到家具,只要冠以“儿童专用”之名,价格便扶摇直上。这些商品真的都是为儿童量身打造的吗?还是商家利用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心理进行的商业炒作?
近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酱油产品比较试验报告揭示了真相:“儿童酱油”在营养品质上并未明显优于普通酱油。事实上,目前我国对于儿童食品和用品的标准制定相对滞后,除了少数如奶粉等食品有明确的婴幼儿标准外,大部分所谓的“儿童专用”商品其实只是成人产品的翻版,甚至有些只是换了一个包装而已。商家的宣传多数为商业炒作,忽悠消费者。
商家打出“儿童专用”的旗号牟利,已经成为一种行业内的公开做法。这种现象背后反映的是监管部门的缺失和消费者对高端消费的错误认知。监管部门对于这些虚假宣传的不作为,无疑是这些商品泛滥的重要原因。如果任由这种欺诈行为继续下去,受伤的不仅仅是消费者的钱包,更是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
针对这种情况,监管部门必须站出来,坚决叫停这种欺诈行为,严厉惩治那些利用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心理进行商业炒作的商家。对于没有依据的所谓“儿童商品”,应该根据广告法规定进行界定和处理。对于那些无视法规、继续发布虚假广告的商家,应该依法追究其责任,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
除了依靠消费者自身的警惕和抵制消费攀比风外,和社会各界也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了解如何正确选择和识别真正的儿童专用商品。也应该加快制定和完善儿童食品和用品的标准,为商家划定明确的红线,确保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
“儿童专用”商品泛滥的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监管部门不能再袖手旁观,必须积极介入,为消费者和孩子们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消费者也应该提高警惕,理性消费,避免被商家的虚假宣传所误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保护孩子们的权益,让他们在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