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持清洁
每日用温水及中性沐浴露清洗腋下,运动后及时清洁,剃除腋毛减少细菌滋生环境。穿透气性好的棉质衣物,避免汗液滞留。
2. 使用止汗产品
含氯化铝的止汗剂可暂时阻塞汗腺开口,建议睡前涂抹于干燥皮肤,次日洗净。长期使用需注意皮肤刺激,可间隔使用。
3. 饮食调整
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如洋葱、大蒜),减少汗腺刺激。补充锌元素和维生素B族有助于调节汗液分泌。
1. 药物治疗
乌洛托品溶液或甲醛溶液可抑制细菌分解汗液产生的异味,但需医生指导使用以避免皮肤过敏。
2. 注射治疗
肉毒杆菌毒素注射能阻断神经信号,减少大汗腺分泌,效果维持4-8个月,需专业医生操作。
3. 手术治疗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机构提供3D超微创、中西医结合等个性化方案,术后护理体系完善。
若异味伴随红肿疼痛,需排查其他皮肤疾病。青少年患者建议优先选择非手术治疗。